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有了較為系統、規范的綜合治療方法——“五駕馬車”,從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的自我監測五方面著手治療。
對于每一個糖尿病病人來說,其實不論病情輕重、是否注射胰島素,還是使用口服降糖藥,都必須在合理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加強適當的運動鍛煉,也就是說,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只有在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的基礎上加上藥物的合理應用,才能控制好血糖、尿糖和血脂,使之達到或接近正常值,減緩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
運動為什么可以幫助降血糖呢?這是因為:1.讓細胞對胰島素更敏感,促進糖的利用;2.防止肝臟產生過多的糖;3.肌肉更發達,更利于葡萄糖的利用;4.減少脂肪,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因此,運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個重要方法。當然,運動治療應在糖尿病或內分泌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個體化的方案。運動療法是在原有藥物治療方案不變的基礎上,進行輕度至中度的耐力性運動。每次運動持續30至60分鐘,每次活動前要有5至10分鐘的準備活動,運動后要有5分鐘左右的整理活動。一般建議糖尿病患者運動后心率以不超過(170—年齡)為宜,如50歲的病人,運動后心率不超過120次。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據病情選擇適合個人特點和興趣的運動項目,如:步行、太極拳、打球、游泳、爬山、騎自行車等,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每周運動至少3至5次。活動量過小且時間短的活動對降低血糖沒有顯著的作用。 一般運動時間選在餐后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在運動前、后或中間可酌情增加飲食,以免出現低血糖,可在運動時隨身攜帶些餅干或水果糖,必要時吃一點。不要短時間突然劇烈運動,以免導致應激性血糖升高。此外,要定期檢查血糖,隨時觀察運動治療過程中身體的反應,以便及時調控運動量。運動療法適用于大部分1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肥胖者尤其適合進行運動。外出運動安全第一,要告訴家人時間、地點,佩帶標明姓名、住址、疾病的名簽,以便發生意外時能及時救治和與家人聯系。著裝要寬松,特別是鞋襪,鞋不能太硬,以免磨腳;襪子不宜太緊,以免影響血供。運動時間長的病人應隨身攜帶食品,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運動量增加前應適當減少胰島素劑量或少量進食以防運動后低血糖反應。
另外,運動尚需注意以下幾點:1.運動宜選擇在相對較安靜,空氣較清新的場地進行;2.冬天早晨運動應在較晚些時候出來,譬如可以等太陽出來后,切記不要在大霧天外出進行運動鍛煉;3.合并有冠心病的病人,應在病情平穩的前提下進行較緩和的運動,如太極拳、散步等。運動時應帶好硝酸甘油,以備不時之需;4.合并有高血壓的病人,在血壓控制理想狀態下,可參加較緩和的運動。一般存在冠心病、高血壓等合并癥的糖尿病患者,建議結伴運動,以防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