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常規身體檢查廣泛普及,且體檢項目越發詳盡,門診接診到發現甲狀腺結節的病人較之以往有所增多,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人們發現甲狀腺結節時,或是驚慌失措,或是置之不理,實際上這兩種病人的做法都不對。那么發現了甲狀腺結節,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和治療呢?
什么是甲狀腺結節?
臨床上甲狀腺結節包括一大類疾病,“結節”實質上只是對形態的描述,甲狀腺內的腫塊統稱為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常見的甲狀腺病變,包括缺碘性地方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甲狀腺良性腫瘤、囊腫、多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等多種疾病,其性質包括增生、囊腫、腺病、炎癥和腫瘤等。
以往的資料認為甲狀腺結節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約為4%,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從門診觀察發現,甲狀腺病中大約1/3病人有甲狀腺結節,且多發于女性,用手能摸出來的結節占4%--10%,而隨著高分辨率超聲的普及,細小的結節早期即可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更是高達20%--30%。
甲狀腺結節需要治療嗎?
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無臨床癥狀,常在病人偶然觸及或在體檢時發現,由于甲狀腺結節性質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臨床表現特異性小,不易判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特別是良性結節可有惡性腫瘤的表現,惡性腫瘤的生長緩慢類似良性結節,當人們發現自己患有甲狀腺結節時,最好到專科醫院做詳盡的檢查。
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病人的甲狀腺功能在正常范圍內,且一些輔助檢查對良惡性鑒別并無特殊意義,最可靠的方法是在B超引導下進行甲狀腺細針穿刺作細胞學檢查(FNA),但并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病人都能或都會接受做FNA檢查,醫生往往會在詳細了解病史及在參考一些器械檢查資料的基礎上,大致做出判別。
如有甲亢癥狀的結節一般為繼發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或橋本甲狀腺炎早期;伴有甲減的結節,一般為亞急性甲狀腺炎或橋本甲狀腺炎后期;木樣甲狀腺腫,非結節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的兒童甲狀腺結節多為惡性;有直系甲狀腺癌家族史的甲狀腺結節惡性比率高;多年存在的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并無疼痛的惡性可能性大;甲狀腺結節伴有聲音嘶啞或聲帶麻痹的應高度懷疑惡性可能。
一旦高度懷疑甲狀腺結節惡性可能性大的,宜盡早手術切除。對于良性結節目前暫時還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有效消除結節,故小的結節可以采取隨訪、定期復查的方法,而不必立即手術,也不必服藥。有專家指出,雖然橋本甲狀腺炎伴結節生長,其結節有惡變的可能,但在超聲等輔助檢查時也發現所謂的“結節”有可能是因為其炎癥改變而顯示的“假性結節”,故而橋本甲狀腺炎病人不必一發現伴有結節就去醫院手術治療,可每3-6個月到醫院進行甲狀腺B超檢查,根據結節的變化再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但結節過大且出現壓迫氣管、食道等癥狀的,甲亢伴有結節的,應考慮手術治療。
總體來講,甲狀腺癌在甲狀腺結節中的比例約5%左右,但近年有所增多,因此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既不要恐慌過度,也不要掉以輕心,須盡早到專科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