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頸部增粗或有腫塊時,即使沒有什么不適的癥狀,也應想到是否發生了甲狀腺腫大或其他甲狀腺疾病。此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一般醫生通過甲狀腺觸診就可以告訴你甲狀腺是否腫大、是否有腫物。甲狀腺疾病多種多樣,有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物者,一般需要進一步做些檢查,才能確定甲狀腺疾病的性質,如抽血化驗檢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還需做甲狀腺的放射性核素和超聲波檢查,甚至做甲狀腺穿刺細胞學檢查。當你出現怕熱、多汗、心悸、性情急躁、食欲亢進、消瘦等癥狀時,應該想到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可能。當你發現有怕冷、浮腫、體重增加、皮膚干燥、食欲減退等癥狀時,應該注意有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可能。當你感覺頸部疼痛并有發熱,尤其可在甲狀腺部位摸到腫塊并有壓痛時,應想到有無急性或亞急性甲狀腺炎的可能。遇到以上這些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內分泌科就診,以便做進一步檢查,這樣可以得到及時的診斷和合理的治療。
疾病分類
1.單純性甲狀腺腫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并發癥)
3.甲狀腺功能減退
4.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瘤
5.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
6.亞急性甲狀腺炎
7.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甲狀腺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甲狀腺功能增強、減弱,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過多、過少,所導致的一種常見內分泌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俗稱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俗稱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甲狀腺瘤、甲狀腺癌。
一、甲亢
指甲狀腺的呈高功能狀態,其特征有甲狀腺腫大、突眼癥、基礎代謝增加和自主神經系統的失常。本病多見于女性,男女之間比例為1:4~6,以20-40歲最多見,起病緩慢。臨床上最常見的甲亢是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
主要病理表現及危害:
1.高代謝癥群:患者可表現為怕熱多汗,皮膚、手掌、面、頸、腋下皮膚紅潤多汗。常有低熱,嚴重時可出現高熱。患者常有心動過速、心悸、胃納明顯亢進,但體重下降,疲乏無力。
2.甲狀腺腫大
3.眼征:眼突出
4.神經系統:神經過敏,易于激動,煩躁多慮,失眠緊張,多言多動,有時思想不集中,有時神情淡漠、寡言抑郁者。
5.心血管系統:心悸、胸悶、氣促,活動后加重,可出現各種早搏及房顫等。
6.消化系統:食欲亢進,體重明顯減輕。
7.生殖系統:女性患者常有月經減少,周期延長,甚至閉經,但部分患者仍能妊娠、生育。男性多陽痿,有些乳房發育。
二、甲減
甲狀腺機能低減癥,系甲狀腺激素合成與分泌不足或甲狀腺激素生理效應不好,生理效應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
主要分為:呆小病、幼年甲低、成人甲低三種,多見于中年女性。成人的甲狀腺機能減退,不少由于手術切除、長期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或使用放射性131碘治療甲亢導致。
主要病理表現及危害:
1.一般表現:怕冷、皮膚干燥少汗、粗糙、泛黃、發涼、毛發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紋、疲勞、瞌睡、記憶力差、智力減退、反應遲鈍、輕度貧血、體重增加。
2.特殊表現:顏面蒼白而蠟黃、面部浮腫、目光呆滯、眼瞼浮腫、表情淡漠、少言寡語、言則聲嘶、吐詞含混。
3.心血管系統:心慮緩慢、心音低弱、心臟呈普遍性擴大、常伴有心包積液、也有疾病后心肌纖維腫脹、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陽性)沉積以及間質纖維化稱甲減性心肌病變。
4.生殖系統:男性可出現性功能底下,性成熟推遲、副性征落后,性欲減退、陽痿和睪丸萎縮。女性可有月經不調、經血過多或閉經,一般不孕。無論對男女病人的生育都會產生影響。
5.肌肉與關節系統:肌肉收縮與松弛均緩慢延遲、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質代謝緩慢、骨形成與吸收均減少、關節不靈、有強直感、受冷后加重、有如慢性關節炎、偶見關節腔積液。
6.消化系統:患者食欲減退、便秘、腹脹、甚至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半數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
7.內分泌系統:男性陽痿、女性月經過多、久病不治者亦餓閉經、腎上腺皮質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質醇降低。
8.精神神經系統:記憶力減退、智力低下、反應遲鈍、多瞌睡、精神抑郁、有時多慮有精神質表現、嚴重者發展為猜疑性精神分裂癥、后期多癡呆、環幻覺木僵或昏睡。
三、甲狀腺炎
甲狀腺炎是以炎癥為主要表現的甲狀腺病。
按發病多少依次分為:橋本氏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感染性甲狀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最常見的是慢性淋巴細胞性及亞急性甲狀腺炎。
1.橋本氏甲狀腺炎
橋本氏甲狀腺炎于1912年由日本人橋本策首先報告并描述,因而得名,又稱橋本氏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為甲狀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全部甲狀腺病的7.3%-20.5%。橋本氏病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也是兒童散發性甲狀腺腫的常見原因,男女比例約為1:6-10。
主要病理表現及危害:
起病緩慢,發病時多有甲狀腺腫大,質地硬韌,邊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壓迫癥狀。
初期時常無特殊感覺,甲狀腺機能可正常,少數病人早期可伴有短暫的甲亢表現,多數病例發現時以出現甲狀腺功能底下。
病患常表現怕冷、浮腫、乏力、皮膚干燥、腹脹、便秘、月經不調、性欲減退等。
2.亞急性甲狀腺炎:
多在30~50歲發病,女性比男性發病率多3-6倍。大多數病人甲狀腺功能渝后可恢復正常,一些病人病情緩解后數月之內還可再次或多次復發。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減的發病率不及10%,極少數病例可發展為橋本氏病或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
主要病理表現及危害:
典型的表現為甲狀腺劇痛,通常疼痛開始于一側甲狀腺的一邊,很快向腺體其他部位和耳根及頜部放散,常常伴有全身不適、乏力、肌肉疼痛,也可有發熱,病后3-4天內達到高峰,1周內消退,也有不少病人起病緩慢,超過1-2周,病情起伏波動持續3-6周,好轉后,在數月內可有多次服發,甲狀腺可較正常時體積增大2-3倍或者更大,接觸時壓痛明顯病后1周內,約一半病人;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表現:包括興奮、怕熱、心慌、顫抖及多汗等;這些癥狀是由于急性炎癥時從甲狀腺釋放出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引起的,在疾病消退過程中,少數病人可以出現腫脹、便秘、怕冷、瞌睡等甲狀腺功能減低表現,但這些表現持續時間不長最終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
四、甲狀腺結節
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病,甲狀腺上的結節可能是甲狀腺癌,也可能是甲狀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等其他病因,在未明確其性質以前統稱為甲狀腺結節。
主要病理表現及危害:
臨床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并可見到觸及大小不等的多個結節,結節的質地多為中等硬度。臨床癥狀不多,僅為頸前區不適。甲狀腺功能多數正常。但部分患者會出現繼發性功能亢進或癌變。
甲狀腺結節多數是良性,其中只有甲狀腺癌是惡性疾病。但兒童期出現的結節50%為惡性,發病于青年男性的當個結節,也應警惕惡性的可能,如果新生結節或原有的結節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應懷疑惡性病變。高速懷疑惡性疾病者宜盡早治療。
五、甲狀腺瘤
1.甲狀腺腺瘤:臨床常見的良性甲狀腺腫瘤,指發生于頸部正中或附近的半球腫塊,表現光滑,邊緣清楚,能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質地堅實,按之不痛,生長緩慢。
2.甲狀腺囊腫:若甲狀腺腺瘤血液循環不足,在結節內發生退行性病變,引起囊腫形成時稱甲狀腺囊腺瘤,或稱甲狀腺腺瘤。
3.功能亢進性腺瘤:合并有功能亢進癥狀者,稱功能亢進性腺瘤,亦稱毒性腺瘤,此種腺瘤發生惡變的可能性較小。
4.乳狀腺瘤:腺瘤內出現乳頭狀改變者,稱乳狀腺瘤,其惡變可能性較大。
六、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由數種不同生物學行為以及不同病理類型的癌腫組成,主要包括乳頭狀腺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髓樣癌四種類型。它們的發病年齡、生長速度、轉移途徑、預后都明顯不同,如乳頭狀腺癌術后10年生存率將近90%,而未分化癌變程很短,一般僅生存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