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疾病。實施甲狀腺疾病的規范化診治是國際臨床內分泌學界的共識,也是我國臨床內分泌學界多年的愿望。2005年10月,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開始撰寫《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
2007年5月江蘇省江原醫院 包建東主任醫師作為江蘇省惟一的一名代表被邀請參加了《指南》第一次專家解讀會并參與《指南》的推廣工作。被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聘為臨床核素治療組專家之一。是131I(放射性碘)治療甲亢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單位之一。
131I治療甲狀腺癌的原理:131I口服后迅速被甲狀腺細胞和甲狀腺癌細胞濃聚,131I衰變產生的β粒子通過電離作用破壞甲狀腺細胞。2~3個月內可使甲狀腺細胞發生壞死和血管閉塞,如同做了一次“不流血的手術”。
131I治療的有效性:文獻報告:單純手術治療的復發率為32%;手術切除加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的復發率為11%;手術切除+131I去除治療+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的復發率僅2.7%。研究還證明,經后一種綜合治療法,治療后甲狀腺癌的死亡率比單純手術切除法的死亡率低3.8~5.2倍。
131I治療的適應證:Ⅲ和Ⅳ期(乳頭狀和濾泡型)甲狀腺癌患者;所有年齡小于45歲Ⅱ期甲狀腺癌患者;大多數年齡大于45歲Ⅱ期甲狀腺癌患者;選擇性Ⅰ期甲狀腺癌患者,特別是那些腫瘤病灶多發、出現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或血管浸潤的患者;激進型病理類型的患者(高細胞、島細胞或柱細胞類型)。
131I治療的禁忌證:妊娠和哺乳期婦女。
131I治療的方法:131I清除甲狀腺癌術后殘留甲狀腺組織(清甲)治療和甲狀腺癌的復發及轉移病灶的治療。
131I治療后療效判斷:甲狀腺癌患者經手術治療和131I完全去除甲狀腺后,在接受甲狀腺激素治療情況下,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g)濃度低于2ng/ml可排除殘留;隨訪中Tg≥10ng/ml(未服甲狀腺激素狀態下)或服用甲狀腺素抑制TSH治療時Tg>5ng/ml,應行131I全身顯像以尋找可能存在的復發或轉移灶。
精確診斷 規范治療